夏静 陈博 《光明日报》(2014年01月04日11 版)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于2012年推出“文澜学者”人才计划,强调处级及以上领导干部不能入选。
■该校强调校学术委员会是学校的最高学术机构,校级领导和各院院长却陆续从中退出。
■一系列“去行政化”改革之后,全校国家社科基金年度立项数连续5年居全国财经政法类高校第一。
向“处级以上干部”说不
2013年11月18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校长杨灿明向首批19名“文澜青年学者”颁发聘书。
而2个月前,首批文澜青年学者名单新鲜出炉之时,入选的学者有21名。原来,其中两位学者恰好在签约前被任命为副院长,从而被“文澜学者”人才计划拒之门外。
一年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在师资工作会议上正式推出校内“文澜学者”人才计划,投入近2000万资金培养高水平学者。该计划特别强调,入选学者在受聘期间不能担任处级及以上领导干部职务。
杨灿明介绍,学校打算用5年时间,滚动遴选奖励资助5名左右学术名师、10名左右学科带头人、100名左右学术骨干分别担任文澜资深教授、文澜特聘教授、文澜青年学者。“文澜学者”除享受正常工资、津贴、福利待遇外,还享受专项津贴。其中文澜资深教授不设聘期,一次性发放特殊岗位荣誉津贴20万元;文澜特聘教授和文澜青年学者聘期都是三年,每年分别享受10万元和5万元岗位津贴。资深教授可以推迟退休,特聘教授和青年学者在聘期内还可以享受一次6个月的带薪学术休假。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校党委书记张中华强调,领导干部要把主要精力用于管理,教师要潜心专注治学。此次“文澜学者”人才工程严格限制校级领导、学院院长和部门双肩挑的干部进入,既是学校加快推进高校“去行政化”改革的具体举措,也能保证规则的制定和实施更加公平。
生于1982年的法学院青年学者张红教授,在《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等权威期刊发表多篇论文,科研能力突出,就因为不久前担任学院副院长,而无缘此项人才计划。但他对此政策表示完全赞成。
领导退出学术委员会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在探索高校“去行政化”方面一直走在全国高校前列。早在2000年,新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正式组建,吴汉东出任校长后就主动提出,校长不再兼任学校学术委员会主任。随后,从未担任过行政领导职务的著名会计学家郭道扬教授当选为校学术委员会主任,至今已13年。
2011年年初,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再次调整学校学术委员会组成人员,除分管学术、科研的副校长之外,此前进入学校学术委员会的其他两位副校长及各学院院长全部退出。17名委员当中,除一名委员由科研部负责人兼任外,均为该校各学科、学院学术声望较高的教授,无一人担任行政职务。各学院的学术委员会也主要由没有行政职务的学者组成。
吴汉东说,学校领导、学院院长进一步退出学校学术委员会,有利于实现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相分离。学术委员会是一个学术评议机构,理应由不担任领导职务的学者组成,以便更加公正客观地评价教师学术行为,更好地避免行政干预。
学校学术委员会主任郭道扬教授告诉记者,学校充分尊重学校学术委员会的决定。在教授、博导评审公示出现异议时,校学术委员会拥有评判权。
改革释放学术活力
10多年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将“去行政化”改革继续向细微处推进。2006年9月,学校在全国率先发布《大学章程》,明确界定学校党委、校长、教职工代表大会、学术委员会等专门委员会、教职员工、学生和校友的权利与义务,强调校学术委员会是学校学术评议、审议和学术决策咨询的最高学术机构。前几年,学校还对职能部门机构进行改革,将行政色彩较浓的“处”改为“部”或中心,比如就业指导处改为就业指导服务中心,淡化行政色彩,强化机关职能部门的服务意识。
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者、学科、学术问题主要由学者们决定并形成规矩。以学者最为关心的职称评定为例,中南财大实行学者职称评聘分离,学术委员会所代表的学术权力组织负责评议,校长代表的行政权力组织负责聘用。一般情况下,校长应尊重学术委员会的评议结果,同时也保留否决权,特殊情况可以驳回,重新交由学术委员会投票。学术委员会在学术、学科、学者等领域集体决策、充分讨论,可以最大化地避免决策失误。
张中华说,“去行政化”的改革,就是要释放改革红利,释放学术活力。2008年以来,该校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立项数逐年取得好成绩。2008年至2013年的立项数依次为15项、23项、30项、28项、27项和38项。项目涉及的研究领域逐年拓宽,2008年仅涉及5个学科,2013年则已达12个学科,体现了学科均衡发展的良好态势。立项数量从2009年以来连续5年位居全国高校第五或第六名,在湖北省仅次于武汉大学,居全省第二位;在全国财经政法类高校中始终位居第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也从2008年起突破个位数,连续多年保持在20项左右,作为一所人文社会科学类大学,这样的进步令全校师生感到振奋。
而学者的科研积极性也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创作出一批具有重大影响的科研成果。2012年以来,仅郭道扬、邹进文、张红、王艳清等几名学者就接连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科学》两大顶尖杂志发表了10余篇文章,在学界产生较大影响。而法学院教师仅2013年一年就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法学》《法学研究》三大权威期刊发表了10多篇论文,位居全国各大法学院前列。
研究生院改革以来,强化教学科研功能,细化改革措施,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自2007年以来,研究生院围绕着如何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学术水平,更好地保证并提升研究生学位授予质量这个宗旨,先后制定和修订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位授予工作办法》等12个规范性管理文件,并采用论文检测和双盲评审等办法对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进行把控,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操作机制。5年间,1篇博士学位论文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2篇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24篇获省级优秀博士论文奖、66篇获省级优秀硕士论文奖。
(本报记者 夏静 本报通讯员 陈博)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信息传播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请与我们接洽。